藤千千

动漫影视同人
观后感
杂七杂八
我到底补了多少番没来得及写观后感啊……

再读《故事》,不止看懂电影

01


  最近几天,又有一部国产动画电影靠着自来水取得优秀票房成绩。从点映阶段就有许多人在安利,但自来水中也有着不同的模式。有的简单粗暴,“好看”“看就对了”;也有的安利有理有据,从制作到剧情一一列举优点。相比起来,一定是后者更加有说服力,更有针对性。

  

  想要摆脱“一句卧槽走天下”,首先要看懂电影。

  这个“看懂”,正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——不仅仅是知道一部电影好看,更是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好看。

  这本书,从一剧之本——剧本的角度,让你看懂一部电影。

故事【美】罗伯特·麦基、周铁东


  《故事》将一部电影的构成,拆解给读者看,并把拆解的工具递到读者的手上。

  当我们从上方俯视一部电影,我们将会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构:由节拍组成场景,由场景组成序列,由序列组成幕,由幕组成故事。

  用音乐来做对比也非常贴切:由小节组成乐句,由乐句组成乐段,由乐段组成乐章,由乐章组成完整的交响曲。


  大部分电影会分为三幕。

  主人公在第一幕时会遇到一个“激励事件”,这个事件打破了他生活的平衡,逼迫他去追求某一个目标。紧接着他会遇到一个坑(鸿沟),主人公想要跨过这个坑(鸿沟)却失败了,迫不得已采取更强硬的措施。

  第二幕时,主人公遇到的阻碍会更加强大,每当他进行一次努力,对面都会挖出更大的坑来反馈他。这份阻碍可能是自己内心设置的(内心冲突),可能是周围的人设置的(个人冲突),还可能是整个世界都在阻挡他(个人外冲突)。

  到了第三幕,主人公终于面对决战了,他必须完成一个选择,结束这个故事,这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的高潮。



  在这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想象,主人公与他的最终目标分立故事两头,这就构成了故事的“脊椎”,撑起了这一部电影。途中主人公不断成长(或者说堕落,总之是变化),在故事中画出了一道光线,而这就是人物弧光。角色是否成长,他的选择能否得到观众的共鸣,秘密就在这里。



  

  我们分析电影的剧情,一般情况下掌握上面一个规律就够了。当我们把电影拆解开来时,很轻松地就能够发现其中哪里是吸引我们的,而哪里是劝退的。

  当然,这仅仅是一个基础,还有进阶的技能,可以到书中去寻找。



02

  《故事》是一本写作圣经。


  假如只能推荐一本写作类的书籍,那我一定选择《故事》。

  因为它把创作的结构完全透明化,对初学者而言,写作没有秘密;对进阶者而言,它是挖掘好故事的一把顺手的工具。


  这本书本身的目标读者是编剧,其次是小说作者等以文字创作为生的人群。它所提供的创作原则,是基于人们的阅读和观影时的情感变化规律的。

  作为写作者,必须要先于读者一步,知道他们需要什么,再给出超出预期的故事内容。千万不要低估读者和观众,想当然地写出陈词滥调。


  从写作的角度,它揭示了创作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:作者与观众的互动,作者与人物的互动,人物与背景的互动……

  通过故事展示出来的世界,不一定是真实的,但一定是自圆其说的、可信的。这就要求写作者把人物真正当做活的来写,他们的每一步选择,都是在自己的性格与意志驱使之下做出的。

  只有如此,故事才是自然的,观众才能够对主人公产生移情的作用,“感同身受”,认可这个故事。


  《故事》还毫不隐晦地揭露出一个现实:写作是一件沉下心才能完成的事。

  你需要一个灵感,然后给它一切它所需要的养分,撕开一道道鸿沟,爬上一座座山峰,克服冗长的第二幕,把它变成一个几万字的故事;

  你要准备100份的素材,写10份甚至1份的故事;

  你需要坐在桌前,一页页一遍遍地改写,直到它从无聊变得有趣,变得出人意料;

  你需要无穷的想象,以及缜密的逻辑;

  你需要忍受孤独,疲惫,贫穷,偏见……

  写作没有捷径。

  因为读者和观众,谁也不是傻子。


  无论是阅读软件,阅读器还是纸质书,《故事》一直是我书库里不可缺的一本。它是指引,是提示,也是警醒。


  

03

  有许多书,表面上看是专业类的工具书,实际上都包含着认识世界和做人的道理。


《故事》论述的是原理,而不是规则。

  

  虽然开篇的这句话,说的是这本书不能够按图索骥地生搬硬套。但这个道理可以用在很多事情之上。

  就像平常很多人调侃的“买菜又用不上导数,为什么要学”一样,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,许多“无用”的知识,学来本身就不是“用”的,而关键在于思维的锻炼,规律的掌握。


  阅读本身也是如此。

  每一本书读来都不是让人一板一眼地模仿的。但所有读过的书,它们或者变成了你人生轨迹拓展出去的一部分,或者影响了你为人处世的态度,或者从根本上指出了一条可能的人生道路,这些都需要读书之人自己去悟,自己去做的。


  我们认识世界从来不能只看表面,而要去理解世界运行的原理、规律。从全局的角度观察体会每一件事,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。它能够让人避免情绪驱动和经验驱动,一眼洞穿事情的真相,从根儿上去把握和解决问题。


  这只是《故事》这本书中简单一句话带给我的一些细小感悟。


  第一次读它在大一,觉得自己能够看懂电影,也学会写剧本了。后来的日子里一直把这本书当一个随身携带的工具书,每换一个常用的阅读软件一定要找一下书库里有没有它,时不时地查阅一下。

  几年之后再一次逐行逐页地细读,一方面感谢当年读过它,另一方面又笑自己没读懂这句话。


  探索过的世界越大,尝试过的事情越多,读它越有不一般的体会。

  还是要继续读下去吧,也还是要像一个愣头青一样继续闯下去吧。带着书中读到的“原理”,带着热爱,带着勇气。


书评链接

评论

© 藤千千 | Powered by LOFTER